高度警惕美国白蛾第一代局地暴发!
综合各级美国白蛾越冬基数、越冬代成虫羽化情况监测调查数据,结合 2021 年美国白蛾发生及防治情况、发生规律及气候等因素分析,经各市技术人员会商,预测 2022
年美国白蛾第一代呈偏多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可能暴发。
美国白蛾危害症状
一、美国白蛾监测调查情况
(一)越冬虫口基数为 2012 年以来最高。根据全省越冬期虫口调查数据,全省平均有虫株率 5.05%,同比上升了 3.68%,为 2012 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威海市未进行越冬期调查,临沂市越冬虫口基数同比下降,枣庄、东营、潍坊、滨州、德州等 5 市越冬虫口基数同比持平,其他 9 市越冬虫口基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二)越冬代成虫诱捕量大幅度上升。自 3 月 26 日济宁市发现越冬代成虫羽化,截止到 4 月 25 日,全省诱集成虫 36864 只,同比增加 68%左右。除威海市未监测到成虫外,其他 15 市均已经监测到成虫。东营、潍坊、德州诱捕量同比持平,其他 12 市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三)大多数地区进入了羽化始盛期。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济南、淄博、枣庄、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菏泽等 10 市已经进入了成虫羽化始盛期。济宁市进入了成虫羽化高峰期,其他地区也将陆续进入成虫羽化高峰期。
(四)局部地区已经发现幼虫孵化。4 月 24 日,梁山县、邹城市、滕州市发现美国白蛾初孵幼虫,比去年提前了 6 天。分析主要是因为 4 月上旬气温较常年偏高(全省平均气温 15.2℃,较常年偏高 3.0℃),部分地区温度接近 30℃,成虫阶段性羽化量比较多。
二、美国白蛾第 1 代幼虫发生趋势预测
(一)发生期预测。根据省气象局提供的中长期气象预测数据、卵发育历期、期距预测方法,综合 16 市趋势分析意见,预测济南、菏泽、济宁、聊城、德州、泰安、枣庄、淄博、东营、滨州、临沂等地孵化高峰期为 5 月 10-19 日;潍坊、日照、青岛、烟台、威海等地在 5 月 20 日后陆续进入孵化高峰期。
(二)发生程度预测。综合 16 市预测意见,除东营市、威海市预测呈减轻趋势外,其他 14 市预测呈加重趋势。结合越冬基数调查数据、越冬代成虫诱集数据综合分析,2022 年美国白蛾第 1 代呈大范围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在 300 万亩左右,将是自 2012 年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如不能在防治最佳时期进行有效措施防治,极有可能造成局部地区暴发成灾。
三、防治对策
(一)加强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指导工作。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网格化监测调查体系,实行全覆盖监测,准确掌握美国白蛾疫情发生、发展动态,适时发布预报预警。根据美国白蛾发生动态、危害程度,针对居民区、养蚕区、虾蟹等特殊养殖区分类施策, 精准制定防治技术措施。要充分发挥监测预报的公共服务和防灾减灾职能,预报预警信息及防治技术措施要及时向社会发布,并发送农业农村、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黄河河务、铁路等部门,追踪开展防治技术服务。
(二)抓住最佳时机开展科学防治。各地要根据美国白蛾发生动态科学制定防治方案,抓住 1-3 龄幼虫期这个最佳防治时期,采取人工剪除网幕、喷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以及其他无公害药剂等方式开展综合防治。济南、枣庄、济宁、泰安、德州、聊城、菏泽等 7 市最佳时期在 5 月 10-30 日;淄博、东营、临沂、滨州等 4 市最佳时期在 5 月15 日至 6 月 5 日;潍坊、青岛、日照等 3 市,以及烟台偏内地局部地区,最佳时期在 5月 20 日至 6 月 10 日。
(三)建立联防联治工作机制。相邻市、县要开展联防联治,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沟通交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作业时间、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检查验收。与外省交界的东营、滨州、德州、聊城、菏泽、枣庄、临沂等的有关县(市、区),应加强与邻省的信息交流,建立联防机制,联合进行防治,或在边界处采取预防措施,严防美国白蛾蔓延成灾。
摘自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