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节气与节日
一、惊蛰(2022年3月5日,农历二〇二二年二月初三)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应开始防治病虫害。
二、春分(2022年3月20日,农历二〇二二年二月十八)
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为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通常特指太阳位于黄经0度的那天,即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但是从济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上讲,春分前后气温还不稳定,降水偏少,进入“春雨贵如油”的时期,因此绿化花卉树木需及时浇水。
三、中国植树节(2022年3月12日,农历二〇二二年二月初十)
1979年2月23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林业总局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的决议,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
确定植树节的目的是为了倡导和鼓励人们多种植树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提醒广大人民爱护、重视树木,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并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扩大森林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进入三月份之后,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回升,除华北北部以及东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都已经解冻,大部分的园林植物都已经开始逐渐恢复生机。
如何通过有效措施使园林植物快速恢复景观效果,增强苗木树势成了早春养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苗木以及其他园林植物的长势:
1、就是及时浇灌返青水,缓解春旱,帮助园林植物顺利返青
惊蛰后气温、地温回升快,但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仍较低,根据实际天气情况确定浇灌时间。灌溉时水流应缓慢,尽量让水渗透,保证植物吸收。
2、就是结合返青水的浇灌工作,对园林植物合理施肥。
返青前施肥,施用的有机肥要完全腐熟,高温灭菌。施未腐熟的有机肥会增加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为促进草坪的分蘖与生长,可增施氮、磷、钾复合肥。
3、就是及时中耕松土,增加植物根系附近的透气性。
草坪地需要打孔透气及疏松土壤。对土壤板结的草坪进行打孔,深度在7cm以下。苗木
4、预防倒春寒,预防返青花木发生冻害
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化无常,冰雪、低温天气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延长。倒春寒等异常气候在春季经常发生,对于已经开花、正在发芽长叶的树木影响巨大,经常会导致花苞早衰、新芽新叶冻伤冻死,严重影响苗木正常生长。根据天气情况,一旦遇到极端天气,立即喷防冻剂,加强保护。北方苗木的防风帐和树干缠绕的保温材料,最好在4月上中旬拆除。
5、预防病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济南地区,本月绿化植物病害应以预防为主,对往年普遍发生的病害,如大叶黄杨褐斑病、茎腐病,金叶女贞褐斑病,月季、蔷薇白粉病,青桐、紫薇煤污病,杨柳腐烂病,海棠、桃树流胶病等,对绿化植物喷施保护性杀菌剂石硫合剂或喷施可有效杀死越冬菌丝体或子囊盘的杀菌剂,对控制今年病害的发生会起到重要作用。春季绿化植物发芽前普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预防绿化植物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