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5月济南市园林和林业 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济南市前期气候实况

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 16.7℃,较常年偏高 3.6℃;仅章丘出现 0.4mm 降水量; 平均日照时数 93.3 小时,较常年偏多 20.2 小时。

4 月中旬,全市平均气温 15.6℃,较常年偏高 0.2℃;平均降水量 18.2mm,较常年偏多 5.7mm;平均日照时数 74.3 小时,较常年偏少 3.8 小时。

4月下旬,全市平均气温 18.0℃,较常年偏高 0.6℃;平均降水量 2.3mm,较常年偏少 9.1mm,偏少 80%;平均日照时数 55.2 小时,较常年偏少 26.9 小时。

4月全市平均气温 16.8℃,较常年偏高 1.5℃,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 3位高值;平均降水量 20.6mm,较常年偏少 9.8mm;平均日照时数 221.4小时,较常年偏少0.9 小时。

天气预报:预计 5 月上旬主要有两次降水过程,旬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旬平均气温接近常年。近期重大有害生物发生趋势

美国白蛾即将进入幼虫危害期

根据全市美国白蛾监测点监测结果结合美国白蛾发生规律,美国白蛾已进入羽化盛期,即将进入幼虫危害期。

根据成虫监测情况预测美国白蛾在我市整体呈加重发生趋势,仅商河县、市中区、槐荫区呈减轻趋势:预测全市各区县均有轻度发生区域;历城区、章丘区、长清区、济阳区、莱芜区、平阴县、商河县、槐荫区、天桥区、高新区、先行区有中度发生区域; 平阴县、济阳区、高新区、天桥区、先行区、章丘区将会有重度发生区域。

防治对策:

1、加强监测调查。各区县要继续做好美国白蛾监测调查工作,以便确定卵孵化高峰期,及时预测幼虫发生情况。

2、人工防治措施。人工摘除卵块或剪除幼虫网幕。

3、药剂防治措施。我市美国白蛾幼虫防治最佳时机在 5 月中旬至 5 月底,各区县在做好监测预报情况下,根据辖区内美国白蛾实际发生情况,参照防控发[2021]14 号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关于推荐林业用农药产品的通知》要求,抓住美国白蛾幼虫防治最佳时机,科学、安全、合理的使用农药。

杨小舟蛾即将进入羽化盛期

根据商河县杨小舟蛾监测点监测结果,杨小舟蛾即将进入羽化盛期,4 月 11 日为杨小舟蛾羽化高峰日,目前商河县杨小舟蛾成虫总量为去年的 5 倍,预测杨小舟蛾在我市发生较去年呈加重趋势,各区县要加强监测,避免出现杨小舟蛾局部暴发成灾吃光树叶的现象。

其他虫害发生趋势

根据调查,本月悬铃木方翅网蝽、叶螨、蚧壳虫等刺吸类害虫继续危害,京枫多态毛蚜、雪松长足大蚜、桃一点斑叶蝉、侧柏松毛虫、元宝枫细蛾、柳蓝叶甲、黄杨绢野螟、点玄灰蝶等害虫进入危害盛期应加强监测及时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

一、京枫多态毛蚜

1、危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危害五角枫,附着在嫩枝、嫩叶上刺吸危害,引起枝梢干枯,蚜虫分泌蜜露可诱发五角枫煤污病,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1年发生数代, 以卵在枝上越冬。翌春五角枫萌芽时卵孵化为干母,4 月孤雌胎生干雌,5月产生有翅孤雌胎生蚜,后发生滞育型 1 龄若蚜,9月滞育解除,恢复正常生长。10月产生雌、雄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2、防治方法

(1)危害初期向枝叶上喷洒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1.2%苦·烟乳油 1000倍液或 1%印楝素水剂 7000倍液。

(2)保护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和蚜茧蜂等。

二、雪松长足大蚜

近期调查发现雪松直径 2.5~40mm的枝条上有雪松长足大蚜危害,多聚集危害, 且危害较严重。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表现的主要症状是蚜虫分泌大量蜜露,受害雪松的枝条、地被植物及地面上均有蜜露,污染雪松下层枝叶及其下面的地被植物和地面,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失绿发红发干,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明显。盛夏,危害松针上蜜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蜜露较多时, 可沾染大量烟尘、花絮和煤粉,当煤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松树可得煤污病,严重影响雪松的生长和绿化景观。我市雪松栽植数量较多,应注意监测与防治。

2、防治方法

(1)刮除小枝上的蚜虫,冬季摘除带卵针叶。

(2)危害盛期,使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 1.2%烟碱·苦参碱喷雾防治。

(3)保护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

三、桃一点斑叶蝉

1、危害及发生特点

属于同翅目叶蝉总科叶蝉科害虫。主要危害桃树、梨树、月季、樱花等植物。体态娇小成虫体长不足 5mm,全身绿色,半透明,身披蜡质层,刺吸式口器,头部顶端有一黑点,黑点外圈有一晕圈,故称为一点斑叶蝉。以口器刺吸植株的嫩枝、嫩叶、嫩芽等,形成半透明的斑点,危害严重时会使树木叶片枯死,提早脱落,树势衰弱,影响树木来年长势。具有群居性,一般在叶片背面成群存在,秋季时在叶片背面产卵,卵主要产于叶背主脉内,主脉基部多,边缘少, 少数产于叶柄内,孵化后留下焦褐色长形破缝。自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后,会有世代重叠的现象。若虫喜欢群集于叶背危害, 有横向爬行的习性。以成虫潜伏于落叶、杂草堆中、树皮缝隙及常绿树杉、柏等丛中越冬,越冬成虫长达 5~6 个月。

2、防治方法

(1)可使用 10%噻嗪酮乳油 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或

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 3000 倍液+5.7%甲维盐乳油 2000 倍液混合液喷雾,喷药次数视虫口发生多少而定。喷药时要充分喷及叶片背面。

(2)加强肥水管理,结合修剪适当疏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生长势, 增强抗病虫能力。

四、侧柏松毛虫

1、危害及发生特点

 侧柏松毛虫是山东省侧柏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主要危害侧柏,亦可危害油松和白皮松,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江西等省。林木被害后,生长不良,危害严重时侧柏嫩枝叶几乎被食光,树势极度衰弱,若连续受害,造成林木成片枯死给荒山绿化造林造成较大损失。在山东境内 1 年发生 1~2 代,世代重叠。3 月上中旬开始上树危害。

2、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灰喜鹊、啮小蜂等天敌。

(2)5 月上中旬至 9 月底,成虫发生期利用成虫的趋光性采取黑光灯诱杀。

(3)发生期使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2.5%溴氰菊酯 2000 倍液、1%阿维·高氯 2000 倍液喷雾防治。

五、元宝枫细蛾

1、危害及发生特点

元宝枫细蛾幼虫先由主脉潜入叶肉危害,潜道线状,由主脉伸向叶缘、叶尖,取食叶尖部分叶肉后,钻出潜道, 将叶尖卷成筒状,在卷筒内继续危害。 5月上旬为幼虫卷叶盛期,幼虫老熟时, 钻出卷叶,在叶背作白色薄茧化蛹。元宝枫细蛾在北方地区一般 1年 3~4代,

2、防治方法

成虫在草丛根际处越冬。5 月下旬出现大量成虫。6 月下旬、7 月下旬为第 2、3 代幼虫危害期,以第 2 代发生数量多, 危害重,致使元宝枫枯叶,有碍红叶观赏。

(1)化学防治。在低龄幼虫期使用 45%丙溴辛硫磷 1000 倍液、20%氰戊菊酯1500 倍液+5.7%甲维盐 2000 倍混合液或 40%啶虫·毒 1500~2000 倍液喷杀幼虫, 可连用 1~2 次,间隔 7~10 天。

(2)保护利用天敌。避免幼虫卷叶期喷药,不仅效果不好,反而杀伤小茧峰、姬小蜂、蚜小峰、蜘蛛等天敌。



六、柳蓝叶甲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柳蓝叶甲,别名柳圆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柳树常见的危害极大的害虫, 可危害旱柳、垂柳、黄金柳等各种柳树。以成虫、幼虫取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 该虫 1年发生 4~5代,以成虫在树干基部、草丛、土缝中越冬。翌年 4月开始上树取食危害,交配产卵,卵呈块状, 多产于叶背。幼虫孵化后群集于叶背,剥食叶表皮呈网状。各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 7~9月危害最重, 10 月中、下旬陆续下树,以成虫越冬。

2、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集中处理。

(2))在幼虫、成虫的严重危害期,喷洒 20%氰戊菊酯 2000倍液、 45%丙溴辛硫磷 1000倍液或5.7%甲

维盐 2000~30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

七、点玄灰蝶

1、危害及发生特点

点玄灰蝶又名密点玄灰蝶、雾社黑燕小灰蝶,属鳞翅目灰蝶科昆虫,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小蝴蝶种类。该害虫主要危害太阳花和景天科等植物。幼虫孵化后在叶上爬行,潜入叶肉取食,仅留上下表皮, 并钻蛀茎部危害,受害严重时,植株几乎不能开花。

济南地区 1年发生 2代,以幼虫在寄主的蛀道内越冬。翌年 5 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一般将卵产在植物上部叶片背面,卵期 7 天。初孵幼虫先蛀食寄主的叶片后蛀入顶部茎内,幼虫有转移危害习性。4~10 月为幼虫危害期,10 月下旬幼虫陆续进入越冬状态。

2、防治方法

(1)成虫期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2)幼虫孵化期及幼虫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5.7%甲维盐2000~ 3000 倍液或 25%噻虫嗪 3000~4000 倍液喷雾,根据害虫发生量,10 天左右再喷药一次。

近期病害发生趋势

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和植物病害发生规律,本月继续加强防治危害大叶黄杨、月季、蔷薇、扶芳藤等绿化植物的白粉病,危害龙柏、海棠、山楂等植物的锈病及金叶女贞褐斑病、月季黑斑病、棣棠、月季枝枯病等病害。

一、植物白粉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近期调查发现白粉病在公园、街道绿地、绿化带、小区内等局部地区危害严重,为防止病害蔓延,避免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与景观效果,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与防治, 尤其对易感病植物大叶黄杨、扶芳藤、月季、蔷薇、金鸡菊、草坪草等植物,发现后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

2、防治方法

(1)生长期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和病梢,及时疏剪过密枝。

(2)合理施用氮肥,多施磷、钾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使植株生长健壮,以增强抗病能力;栽植密度合理,加强通风透光;灌水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病害多发区忌用喷灌,保持叶面干燥。

(3)发病期可喷洒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或 25%乙嘧酚悬浮剂 1000倍液、

12.5%烯唑醇可湿粉剂 2000~2500 倍液、25%丙环唑乳油 1500 倍液,发病严重时每隔 7~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洒 2~3 次。

二、海棠锈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近期调查发现,海棠锈病发生较为严重。锈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也会危害叶柄, 等秋季海棠结果后会进一步危害果实。锈病的性孢子器借风雨传播,传染性强,一棵海棠染病后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的海棠锈病。海棠锈病初侵染时叶片呈现黄绿色的小斑点, 后期会成为橙黄色圆形病斑,边缘略带黄绿色晕圈,病斑上着生凸起的黄色小点粒。之后性孢子逐渐成熟粉化,变成黑褐色坏死病

斑。8~9 月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越冬。

2、防治方法

(1)早春喷洒石硫合剂可以有效预防植物锈病的发生。

(2)栽植海棠时应尽量避免与桧柏等转主寄生植物过近种植,减少锈病的发生。

(3)发病严重后使用粉锈宁进行防治,粉锈宁对防治海棠锈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使用时应与其它广谱杀菌药剂交替使用,以避免病原菌对粉锈宁产生抗药性。

(4)使用 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进行保护,10 天 1 次,连续 2~3 次。

三、鸢尾花叶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鸢尾花叶病是病毒性全株病害,是鸢尾常见的一种病害,危害植物茎叶。病株叶片叶色变深,并镶嵌纵向长条黄色条斑。花上也出现黄色斑,使花呈现斑驳状。病株生长不良,叶片畸形,花形变小。该病毒主要通过蚜虫和带毒汁液摩擦传播,用病株根茎或鳞茎作繁殖材料或蚜虫大发生时发病重。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毒品种,西班牙鸢尾、德国鸢尾发病较重、症状明显。

(1)拔除感病植株的球根并集中销毁。

(2)及时防治传毒介体蚜虫。

(3)喷施 7.5%克毒灵水剂 1000 倍液,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月季枝枯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月季枝枯病又名月季茎溃疡病或梢枯病等,在世界各地月季种植区发生普遍, 危害严重,可造成较大损失。除月季外, 还危害玫瑰、蔷薇等蔷薇属花卉。该病主要危害植物枝条。发病初期,枝干上出现淡黄色或浅红色的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后期病斑边缘部分凸出于周边组织,中部灰白凹陷,表皮开裂,在溃疡斑上产生针突状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若绕茎部一周,则使病部以上叶片枯黄脱落,枝条枯死,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该病菌有时也侵染受黑斑病菌侵染的叶片。病害主要从伤口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萌芽和生长的最适温度较高为 28~30℃,且夏季发病较重。2、防治方法

(1)及时修剪病枯枝并集中处理。选择晴天修剪,伤口易干燥愈合,剪切口尽量靠近腋芽处,并应连同部分健枝同时剪去。剪口用 1:1:15(硫酸铜、石灰、水)的波尔多浆或伤口愈合剂涂抹更佳。

(2)修剪后应立即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 50%多菌灵 800~1000倍液,0.2%代森锌与 0.1%苯来特混合液,靓果安 500~800 倍液等。

五、槐树腐烂病

1、危害及发生特点

槐树腐烂病也称为溃疡病,是危害槐树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危害国槐、龙爪槐等槐树。主要危害槐树的幼苗和幼树绿色主茎、树皮及大树 1~2 年生枝,成年槐树很少发病。发病初期,树皮上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发展后,变为梭形或不规则状病斑, 病斑中央稍凹陷,为湿腐状。当温湿度适宜时,会迅速蔓延。病害严重时能引起幼苗和幼树枯死及大树枯枝,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过于密植, 养分不足或失衡引起苗木衰弱,多雨多雾、湿度大等天气易引发病害高发。病菌可借助风力、雨水、昆虫等进行传播。

2、防治方法

(1)加强抚育管理,适量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槐树苗木的抗病能力。

(2)春季发芽前整树喷洒 3~5 波美度

(3)石硫合剂,冬季进行树干涂白,控制病原菌侵染植株。及时修剪掉病枝,清除重病株,刮除病斑,减少侵染源。

(4)对树干的各种伤口,使用石硫合剂或伤口愈合剂进行涂抹保护。

(5)树木栽植前,用 50%多灵菌 500 倍液喷树干进行灭菌;对于发病较轻的槐树,可刮除病斑后选用 50%多灵菌或 70%甲基托布津 200 倍液喷洒树干及大的侧枝,或用刀划至木质部,使用腐殖酸酮、溃腐灵进行涂药,7~10 天一次,连续 3 次。


本文摘自《济南市园林和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2022 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