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管道材料的选择
管道材料质量对整个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合适的、质量好的管道持久耐用,但现在市面上也不乏粗制滥造的管道材料。因此,选择管道材料时一定要本着为整个工程、整个城市负责的态度,切不可选择那些质量差,甚至不具备合格证书的管道材料。
选择管道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弄清管道材料是否出自正规厂家;
②查看管道材料具备相关部门出具的出厂合格证书以及相应的力学实验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
③检查管道材料的外观,比如查看管道材料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开裂、脱皮、破损等缺陷。
1.2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事先了解地下管线的位置,这样在开挖时可避免出现破坏管线的情况。有些管线的布设要经过加宽的沟塘和过路的管道,这时应清淤、回填,保证不破坏原有构造。除此之外,还应对当地原有的排水系统,比如沟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订排水工程施工计划,这样便可对原有的沟渠设计加以利用。有时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特殊情况,因此必要时需设计临时排水沟,加强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1.3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是市政道路雨水排水工程的重中之重,安装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由于管道中存在垃圾等杂物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安装管道之前应先清理掉这些杂物,保证沟槽清洁;
②要基于基础之上放出管道中线;
③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可以采用“由低处向高处施工”的策略,但要保证承插与流水保持方向的一致性;
④橡胶圈应套在管节插口中间,这样才能保证密封圈与承口紧密相贴。
1.4排水检查井施工
排水检查井施工也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之一。在进行排水检查井施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排水。排水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带水作业是工程施工中的大忌,因此,工作人员应事先在检查井10m之外挖好排水井,以便排水。
②基础施工。有些排水检查井属于不落地井,对于这一类井,井基础浇筑应与管道基础浇筑同步。
③砌筑井体。施工之前,将砖块或原砌体浸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此外,要同步砌筑井内流槽和井壁。在粉刷井内外壁时不能随意粉刷,必须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进行,且井内外壁粉刷工作要在回填土之前完成,万万不可马虎打乱顺序。
④回填土。回填土工作应该在现浇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的强度达到事先设计规划的强度后进行,否则严禁回填土。
⑤安装井框。安装井框之前要先加固井周围。井框安装好之后,还应调整检查井盖标高。
2雨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一)管道沟开挖技术要点
管道沟开挖是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第一步,该项技术看似简单,实际上十分重要。管道沟开挖作为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基础工序,若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后续工程返工。排水管道沟开挖技术实施中注意以下要点[2]:
第一,管沟位置选择。管道位置选择时,对道路周围情况、地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土层、地下水走势等,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沟位置。
第二,边坡防护。管沟边坡采用支护技术,将一些不稳定因素消除掉,保护边坡稳定,避免发生边坡塌陷。根据地质工程条件和排水管道设计等要求编制边坡支护方案,符合管沟质量要求。边坡支护时的技术要点:采用土钉支护方式时,使土钉与土团紧紧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力学结构上稳定的组合体,提高边坡支护稳定性。同时,用混凝土浇筑挡土墙,抵抗施工侧压力。
(二)沟底处理技术要点
排水管道沟开挖好后,立即对沟底进行处理。管道沟底土层由于地下水、上部荷载等原因,比较容易发生沉陷事故。为防止形成及引水渠裂缝,应当对沟底进行夯实等固结处理。首先,将沟底上较大的石块、杂物等清理干净,以防石块损坏排水管道。若沟底土壤比较松软、含水量较大,可以通过重锤夯实法、排水固结法、换土法等进行处理,增强沟底土层紧实度和平整度。在这一环节,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是沟底夯实,当沟底出现不平稳现象后,必须立即通过有效方法进行处理。如,采用换土法时,用符合施工条件的土壤换填沟底松软土壤,同时用重锤夯实法击打换填土壤,易增强其压实度。当沟底土层紧实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三)排水管道安装
1、水基准管道安装
安装前,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若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会影响管道安装,危及排水管道安全,如造成管道塌方等事故。所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一定要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在沟底内铺设砂层。砂粒径不应大于2cm,砂层厚度30cm左右。敷设砂层后,通过重锤夯实法进行夯实[3]。
之后,根据相关规范标注和管道工程要求等选择基准管,将其敷设在指定位置上。对基准管的中心轴线、中心高程误差等进行测量,将误差控制在30mm范围内,不允许超过这一数值。实际安装中,为提升基准管安装精度,可以适当缩小误差允许范围,如10mm以下,方便控制基准管安装精度。进行基准管中心轴线校正时,将2.5m长的角铁放入管道内部,并在中心位置上放置一个垂球,借助于水平调整角铁,使之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就完成了校正工作。除了采用这一种方法后,还可以通过经纬仪十字线+垂线的方法进行基准管中心轴线校正。
2、后续管安装
安装好基准管后,进行后续管安装。安装中注意以下施工技术要点:
第一,开挖后续管道工作坑。工作坑是管材吊装与安装的作业场地,其长度与宽度要和管道几何尺寸一致;
第二,基准管插口和管道承口之间的衔接通过履带式起重机操作。先用履带式起重机调动后续管,使其承口与基准管插口平行、对应,从而实现连接。
(四)闭水实验
闭水实验是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通过该实验可以检验排水管道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等情况,保证排水管道连接质量。进行闭水实验前,对排水管道沟槽、管道外形质量、预留口等进行检查,确认管内、沟槽内、预留口内等部位没有积水,待管道封堵后即可进行闭水实验。从排水管道上开始,逐次向排水管道下游进行闭水实验,分段实验。上游管道实验用水可以用于下游管道闭水实验,不仅能检查每一段排水管道的疏通性,也能节约用水。
(五)土方回填与处理
经过闭水实验,确认排水管道疏通性符合要求,连接处没有漏水、渗水等问题后,进行下一步施工。检查边坡支护质量,用于管道土方回填。在土方回填和处理中注意以下施工技术要点[4]:
第一,清除干净排水管道土方内的一切杂物,如生活垃圾、杂草、树根,这些杂物不利于土方回填。
第二,合理选择土方回填土壤,控制土质条件。一般情况下,管道土方回填用土使用管道沟槽开挖出来的土壤即可,若是该土壤质量不符合条件,可另外选择适合的土壤。回填土壤的颗粒粒径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土层松软,引发沉陷等事故,危及下方排水管道安全。除了控制回填土壤的颗粒粒径外,对含水率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土方回填前,对回填土壤的含水率、颗粒粒径等进行检查,通过测试后才能用于土方回填。
第三,土方回填。排水管道土方回填时,先从管道两侧开始,采用同步回填方式。若先回填一侧,再回填另一侧,可能发生回填一侧挤压排水管道情况,使排水管道损坏。所以,排水管道两侧做好同步回填,便于保护排水管道安全。排水管道上方土壤回填采用均匀摊铺方式,保证土料的均匀性。若土方过大,可以采用机械回填方式,若土方不大,可以采用人工回填。回填后,进行夯实处理,提升管道上部土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夯实时,可以选用轻量型设备,保护排水管道安全。